我的第一个开源项目|ClawH5:一台永远不失手的抓娃娃机
投稿作者:yzjjlywhy
GitCode 平台 ClawH5 项目作者
2019 年的一个雨夜,我在商场抓娃娃机前耗光了最后一枚硬币。玻璃舱里那只歪头笑的柴犬玩偶,像在嘲讽我笨拙的操作 —— 这成了 “ClawH5” 项目的诞生契机。
“既然现实里总抓不到,不如在代码里造一台永远不会失手的娃娃机。” 我在朋友圈敲下这句话时,没想过会掀起一场开源协作的浪潮。
最初的代码只是个粗糙的 Canvas 动画:灰色方块模拟爪子,黄色圆圈代表娃娃,点击屏幕就能触发机械臂的起降。我用周末完善了物理引擎,让爪子的摆动弧度、抓取力度都贴近真实设备,甚至加入了 “抓取概率衰减” 机制 —— 连续失败三次后成功率会悄悄提升 15%,藏着我对所有玩家的温柔。
2020 年初项目首次开源时,GitHub 仓库只有 7 个文件。
第一个贡献者是广州的设计师小雨,她用 SVG 重绘了 23 种娃娃造型,从星黛露到机械高达,还贴心地做了昼夜两套皮肤。
接着,后端工程师老 K 发来 PR,增加了排行榜接口,让玩家能比拼 “连续成功次数”。
最意外的是高中生小林,他用 Three.js 实现了 3D 视角切换,让手机倾斜时能看到娃娃机内部的立体结构。
社区的创造力远超预期:有人开发了 “娃娃图鉴”,收集玩家抓到的稀有款式;有人接入了实体娃娃机 API,让线上积分能兑换线下游戏币;甚至有幼儿园老师用它做编程启蒙,教孩子通过修改参数控制爪子运动。我记得有个视障玩家发来邮件,说通过屏幕阅读器听到爪子移动的音效时,第一次 “看” 到了抓娃娃的乐趣 —— 这让团队紧急迭代了全语音交互模式。
如今仓库已有 200 多名贡献者,代码行数从最初的 800 行膨胀到 1.2 万行。有人提议商业化,却被社区投票否决。
“它就该像游乐场的长椅,谁都能坐下来歇会儿。” 我在最新的更新日志里写道。现在打开项目首页,还能看到那个歪头笑的柴犬玩偶,只是它的标签从 “未捕获” 变成了 “属于所有人”。
📫 项目地址:https://gitcode.com/yzjjlwhy/ClawH5
🌟 Star支持: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