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没有闭源,但将闭门开发安卓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谷歌将终止开源安卓”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谷歌确实宣布将改变安卓的开发方式,将所有开发工作转移到内部私有分支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卓将变成闭源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谷歌的这一改变主要体现在开发方式上。谷歌将不再在公共的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分支中进行开发,而是将所有工作转移到内部私有分支中。根据AOSP专家Mishaal Rahman的说法,谷歌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简化开发流程,减少维护多个分支带来的复杂性和冲突;通过内部私有分支进行开发,谷歌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代码的更新和发布。

尽管开发过程不再公开,但谷歌仍将在每次新版本发布时公开源代码,遵循Apache 2.0许可协议。这意味着安卓仍然是一个开源系统,只是开发过程变得不那么透明了。

对用户和开发者的影响也值得关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几乎没有影响,手机更新和应用功能将保持不变。然而,对于平台开发者和自定义ROM创建者来说,他们将难以实时跟踪开发进度,需要等待官方发布才能获取完整信息。这可能会影响自定义ROM的开发速度和质量。

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虽然可能基本上没有直接影响,但可能需要等待官方发布后才能获取新功能和API的信息。总的来说,谷歌的这一举动并非终止开源,而是改变了开发的透明度和方式。安卓仍将保持开源,但开发过程将不再对外公开。

安卓变得更封闭,开源精神被削弱

安卓闭门开发对开源生态的影响可能带来深远的负面后果。谷歌决定将安卓开发转移到内部分支,虽然承诺在版本发布时公开源代码,但这种做法实质上削弱了开源社区的参与度和贡献价值。开发过程不再透明,意味着社区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洞,也无法提前适应系统变更,这可能导致第三方应用和定制ROM的兼容性问题增加。

闭门开发模式还可能导致安卓生态系统的分化加剧。大型厂商因与谷歌有密切合作关系而受影响较小,但中小厂商和独立开发者将处于明显劣势。这种不平等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垄断,减少创新来源,最终导致消费者选择减少。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使安卓逐渐偏离其开源初衷,转向更加封闭的生态系统。

此外,闭门开发还可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开源模式一直是促进技术普及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尤其对资源有限的地区和组织而言。安卓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其开发模式的改变可能为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设立先例,进一步削弱开源精神在科技行业的地位。这不仅关乎技术本身,也涉及到数字权利、技术自主和创新民主化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自主创新重要性凸显,中国企业需主导开源

安卓闭门开发事件并不是验证中国企业主导开源重要性的偶发事件。年初DeepSeek的爆火成功已经成功显示了国产开源自主可控不是封闭体系的“内循环”,而是以开放创新守护技术主权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自主主导开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不仅关乎技术自主权,更是国家科技战略安全、产业生态构建和国际话语权竞争的核心命题。

安卓闭门开发事件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技术自主可控:摆脱“卡脖子”风险安卓系统虽基于开源(AOSP),但其核心服务(如GMS)的闭源化和谷歌对生态的主导权,曾让华为等中国厂商在海外市场面临断供危机。主导开源的本质是掌握技术演进的话语权。

  2. 供应链安全:防范“开源依赖”陷阱开源不等于无国界。安卓闭门开发事件表明,开源技术仍可能因政治因素被武器化(如谷歌配合美国禁令限制华为)。

  3. 创新驱动: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开源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器,但若仅跟随国际开源路线,容易陷入被动适配的困境。主导开源意味着定义技术标准。

  4. 生态构建:打破“围墙花园”垄断安卓的成功在于其开源生态的开放性,但谷歌通过GMS和PlayStore形成了隐性控制。中国公司需通过开源构建自主生态,避免重蹈覆辙。

  5. 国际话语权:参与全球技术治理开源社区是数字时代的“技术联合国”,主导开源项目意味着在技术标准、协议规则、安全规范等方面掌握话语权。

在全球技术权力重构的背景下,主导开源是中国企业打破技术霸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代编程语言仓颉,共创国产自主可控新征程

在中国企业主导开源的征程中,AI领域的自主创新值得关注。全球瞩目的DeepSeek,通过借鉴现有AI模型的知识和特征,创造了一个更为高效和成本有效的AI开发方法。它通过模型蒸馏技术,将大型AI系统的优势提炼到更为精简的模型中,从而实现了快速开发和高性能的AI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推动了AI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另一方面,华为自主研发的仓颉编程语言也在不断进步。仓颉编程语言是华为主导自主研发的,不依赖于现有编程语言。这种自主可控性确保了中国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独立性,避免了类似安卓系统可能面临的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同时,仓颉编程语言作为一款面向全场景智能的新一代编程语言,主打原生智能化、天生全场景、高性能、强安全,满足了现代软件开发中对高效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的需求。

仓颉内置Agent DSL框架,将自然语言与编程语言相结合,支持多智能体协作、简化符号表达,实现更智能的应用开发。最近,仓颉社区发布了Cangjie Magic Agent开发框架,这是基于仓颉语言的首个大型语言模型(LLM)Agent开发平台。Cangjie Magic框架通过独特的Agent DSL架构、MCP通信协议和智能调度引擎,重新定义了Agent开发的范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核心组件Cangjie Agent DSL通过语义化建模语言,为开发者提供从智能体定义、行为编排到运行监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显著降低多智能体系统开发复杂度。目前该框架已完成对鸿蒙、Windows、macOS及Linux系统的全平台适配,形成桌面端生态闭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ngjie Magic框架的发布标志着仓颉语言在自主创新和开源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它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Agent开发工具,还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自主和开源方面的重要进展。通过这样的创新,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家科技安全水平。

在全球技术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仓颉编程语言不仅是华为在技术自主创新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工信部在"十四五"规划中将程序设计语言自主可控列为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的重点工作,而仓颉语言的发展正是对这一战略的有力响应。

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支持仓颉语言,如东方通的消息中间件、普元信息的分布式配置和资源监控,以及科蓝软件的鸿蒙TEE架构多因素身份认证工具等。这样的生态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国产软件产业的创新与自主可控。

仓颉编程语言的不断完善和生态建设,展现了主导开源成为中国软件开发重要范式的前景。相信更多企业加入到自主主导开源社区的生态中来,将助力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

加入仓颉开源生态建设

仓颉官网:https://cangjie-lang.cn/Cangjie

代码仓:https://gitcode.com/Cangjie

Cangjie-TPC:https://gitcode.com/Cangjie-TPC

Cangjie-SIG:https://gitcode.com/Cangjie-SIG

阅读全文
AI总结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