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客中Linux命令并不全面,只是个人工作中,自己常用的Linux命令,记录下来,方便以后自己查看记录!

1:ls:查看目录和文件列表

-a 查看所有(隐藏)

-r 逆序

-t 按时间排序

-l 相看详情

2:cd:切换当前目录

3:pwd:打印当前的绝对路径

4:cp:把文件复制到目标。

           -r:递归(遍历所有子目录)

5:mv:移动文件到目标,也可以实现改名。

不需-r可以实现递归

-f:强制不询问

6:rm:删除文件

-r:递归

-f:强制不询问

7:find:查找文件

-name:按文件名查找文件

8:mkdir:创建空目录

-p:创建的目录的父目录如果不存在,则直接创建

-v:显示过程

9:rmdir:删除空目录。

10:cat:查看文件内容

11:more:把内容分页显示

12:less:分页查看文件内容,操作更多

空格下一页

回车下一行

B上一页

13:tail:实时查看文件内容(监视日志文件)

-f:实时更新

14:ps:查看进程状态(相当于WIndows任务管理器)

-e:查看全部

-f:查看PID、命令等信息

15:grep:过滤,把内容中付合grep中的正则表达式的行留下,其它的过滤掉

-i 忽略大小写

16:|:管道符:把前一个命令的输出当成后一个命令的输入

17:kill:强制结束进程

-9:此级别为强制结束

常用命令:

1:tar:文件打包,只管把多个文件或目录打成一个文件包,总大小没有变化(不管压缩),原因是早期的UNIX操作系统中使用的压缩工具是一个叫gzip的工具,只能压缩单个文件。后期因为意识到这种操作的复杂性,所以可以在tar命令中通过-z参数同时引用gzip的功能。(在打包和解包的同时可以通过添加-z参数,直接进行压缩和解压)

tar [参数] 包名 [要打入压缩包的文件列表,空格分隔]

-c:创建包

-x:解开包

-z:引用gzip功能

-v:查看过程

-f:包名,此参数永远在最后,因为-f后面永远要跟着包名

压缩:tar -czvf xxx.tar.gz 文件1 文件2 目录3 。。。

解压:tar -xzvf yyy.tar.gz (yyy.tar.gz文件必须存在,且路径正确)

2:关机、重启:

2.1:关机:

          halt

           shutdown -h

            init 0

2.2:重启:

                    reboot

                    shutdown -r

                     init 6

2.3:init:Linux操作系统的七个运行级别(补充:cat /etc/inittab)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

                    2:不带NFS的多用户模式、

                    3:完整 的多用户模式(默认)

                     4:未使用

                     5:图形界面(GUI)

                     6:重启

3:多控制台:用户实机登录Linux后,实际上操作系统给每个用户预留了六个控制台,在这六个控制台之间切换,使用alt+F1~F6

4:多任务:同一时间可以执行多个任务。

              执行命令时在命令后面加&符号,此命令直接在后台执行

               执行命令后,按ctrl+Z,把当前正在执行的进程移到后台并挂起(暂停),此时会提示一个引进程的序号(不是PID),可以执行“bg 进程序号”命令,让后台挂起的进程继续执行。

GitHub 加速计划 / li / linux-dash
10.39 K
1.2 K
下载
A beautiful web dashboard for Linux
最近提交(Master分支:2 个月前 )
186a802e added ecosystem file for PM2 4 年前
5def40a3 Add host customization support for the NodeJS version 4 年前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