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x的h函数(createElement)与vue3中的h函数
1. vue2.x的 h 函数(createElement)
- 使用方法及介绍:(参考官网提取)
- h函数第一个是标签名字 或者是组件名字,第二个参数是配置项,第三个参数是 innerText ,不会帮你转换节点,如果需要转换成节点(v-html)请去第二个参数中的 domProps 配置 innerHTML
- 当第二个参数是字符串的时候则会直接当 innerText 渲染(相当于配置项参数为空对象)【h(‘span’, ‘姓名’)】
- 第三个参数如果为字符串的时候可以理解为默认值!(innerText的默认值)如果同时设置了这两个则配置中的权重更高
- 第三个参数也是该元素的子集合、插槽设置的地方。
- 温馨提示:vue2.x的h函数跟vue3.x的有点不一样,第二个参数配置项格式变了,第三个参数为函数返回,具体情况看本文第二要点
- 以下为常见的常规配置
import SelectEdit from './SelectEdi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name: ''
}
},
render(h) {
// 如果使用原生的则
// return h('div', {
// 这个是挂载组件
return h(SelectEdit, {
// 此处是给 SelectEdit 组件传值的(props传值)
props: {
value: 1,
type: 'on'
},
// class可以数组的形式也可以对象的形式
// class: ['speci-class'],
class: {
'speci-class': true
},
// 样式有-的注意小驼峰 或者使用 string 模式
style: {
color: 'red',
fontSize: '14px',
// 或者这样
'font-size': '14px'
},
// 普通的 HTML attribute
attrs: {
placeholder: '这是给原生html赋值placeholder属性'
},
// DOM property
domProps: {
innerHTML: 'DOM property',
// 这个参数等同于h函数的第三个参数
innerText: 'xxxxxxx'
},
// 这里是挂载方法的但不再支持如 `v-on:keyup.enter` 这样的修饰器
on: {
// 方法名可以自定义(组件内 $emit('xxxchange', {name: 'zs'}))
'xxxchange': val => {
this.name = val.name;
},
'click': val => {
this.name = val.name;
},
},
// 仅用于组件,用于监听原生事件,而不是组件内部使用
// `vm.$emit` 触发的事件。
nativeOn: {
click: this.nativeClickHandler
},
// 自定义指令。注意,你无法对 `binding` 中的 `oldValue`
directives: [
{
name: 'my-custom-directive',
value: '2',
expression: '1 + 1',
arg: 'foo',
modifiers: {
bar: true
}
}
],
// 作用域插槽的格式为
scopedSlots: {
default: props => createElement('span', props.text)
},
// 如果组件是其它组件的子组件,需为插槽指定名称
slot: 'name-of-slot',
// 其它特殊顶层 property
key: 'myKey',
ref: 'myRef',
// 如果你在渲染函数中给多个元素都应用了相同的 ref 名,
// 那么 `$refs.myRef` 会变成一个数组。
refInFor: true
}, '这里是显示文本')
}
}
- 举例子了:如果你想要实现以下效果(v-model)
<div class="row zs active info" name="zs">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ed;font-size: 16px;" @click="handleName">姓名:</span>
<i >{{ name }}</i>
<input v-model="name" />
</div>
目测没问题
data() {
return {
name: ''
}
},
render(h) {
return h('div', {
class: ['row zs', 'active', 'info'],
attrs: {
name: 'zs'
}
}, [
h('span', {
style: {
backgroundColor: red,
'font-size': '16px'
},
on: {
click: handleName
}
}, '姓名:'),
h('i', '张三'),
h('input', {
domProps: {
value: this.name
},
on: {
input: function (event) {
this.$emit('input', event.target.value)
}
}
})
]
)
}
2. vue3 h函数配置项
- 与2.x相比,第一个参数格式没有更变,第二个参数格式更变了,第三个参数变为建议使用函数返回了
- 第三个参数如果为字符串的时候可以理解为默认值!(innerText的默认值)如果同时设置了这两个则配置中的权重更高
- 第三个参数也是该元素的子集合、插槽设置的地方。
- 第三个参数不使用函数会有一个vue警告(所以说直接函数吧)
- 具体使用如下:
import { h } from 'vue';
import { ElButton } from 'element-plus'
h(
ElButton,
{
type: 'primary',
innerText: '修改11',
onClick: () => {
console.log(11);
}
},
() => '修改'
)
2.1 v-model实现(以下开始为官网实现)
props: ['modelValue'],
emits: ['update:modelValue'],
render() {
return h(SomeComponent, {
modelValue: this.modelValue,
'onUpdate:modelValue': value => this.$emit('update:modelValue', value)
})
}
自己搞忘记后重新弄的踩坑记录:
- 双向绑定实现:2.x中是value,但是到了3.x中不是value了而是modelValue
- onUpdate:modelValue 相当于就是 v-model,只不过这个变成了函数,在这个函数里面需要你自己给绑定元素赋值。不赋值则会出现双向绑定失效的问题!
2.2 v-on
给定有效的事件名称,例如(onClick, onChange)或自定义的名称
render() {
return h('div', {
onClick: $event => console.log('clicked', $event.target)
})
}
2.3 事件修饰符
对于 .passive 、.capture 和 .once 事件修饰符,可以使用驼峰写法将他们拼接在事件名后面:
render() {
return h('input', {
onClickCapture: this.doThisInCapturingMode,
onKeyupOnce: this.doThisOnce,
onMouseoverOnceCapture: this.doThisOnceInCapturingMode
})
}
对于所有其它的修饰符,私有前缀都不是必须的,因为你可以在事件处理函数中使用事件方法:
这里是一个使用所有修饰符的例子:
render() {
return h('input', {
onKeyUp: event => {
// 如果触发事件的元素不是事件绑定的元素
// 则返回
if (event.target !== event.currentTarget) return
// 如果向上键不是回车键,则终止
// 没有同时按下按键 (13) 和 shift 键
if (!event.shiftKey || event.keyCode !== 13) return
// 停止事件传播
event.stopPropagation()
// 阻止该元素默认的 keyup 事件
event.preventDefault()
// ...
}
})
}
2.4 插槽
你可以通过 this.$slots 访问静态插槽的内容,每个插槽都是一个 VNode 数组:
render() {
// `<div><slot></slot></div>`
return h('div', {}, this.$slots.default())
}
props: ['message'],
render() {
// `<div><slot :text="message"></slot></div>`
return h('div', {}, this.$slots.default({
text: this.message
}))
}
渲染函数将插槽传递给子组件
render() {
// `<div><child v-slot="props"><span>{{ props.text }}</span></child></div>`
return h('div', [
h(
resolveComponent('child'),
{},
// 将 `slots` 以 { name: props => VNode | Array<VNode> } 的形式传递给子对象。
{
default: (props) => h('span', props.text)
}
)
])
}
插槽以函数的形式传递,允许子组件控制每个插槽内容的创建。任何响应式数据都应该在插槽函数内访问,以确保它被注册为子组件的依赖关系,而不是父组件。相反,对 resolveComponent 的调用应该在插槽函数之外进行,否则它们会相对于错误的组件进行解析。
// `<MyButton><MyIcon :name="icon" />{{ text }}</MyButton>`
render() {
// 应该是在插槽函数外面调用 resolveComponent。
const Button = resolveComponent('MyButton')
const Icon = resolveComponent('MyIcon')
return h(
Button,
null,
{
// 使用箭头函数保存 `this` 的值
default: (props) => {
// 响应式 property 应该在插槽函数内部读取,
// 这样它们就会成为 children 渲染的依赖。
return [
h(Icon, { name: this.icon }),
this.text
]
}
}
)
}
如果一个组件从它的父组件中接收到插槽,它们可以直接传递给子组件。
render() {
return h(Panel, null, this.$slots)
}
也可以根据情况单独传递或包裹住。
render() {
return h(
Panel,
null,
{
// 如果我们想传递一个槽函数,我们可以通过
header: this.$slots.header,
// 如果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对插槽进行操作,
// 那么我们需要用一个新的函数来包裹它
default: (props) => {
const children = this.$slots.default ? this.$slots.default(props) : []
return children.concat(h('div', 'Extra child'))
}
}
)
}
2.5 component 和 is
在底层实现里,模板使用 resolveDynamicComponent 来实现 is attribute。如果我们在 render 函数中需要 is 提供的所有灵活性,我们可以使用同样的函数:
const { h, resolveDynamicComponent } = Vue
// ...
// `<component :is="name"></component>`
render() {
const Component = resolveDynamicComponent(this.name)
return h(Component)
}
就像 is, resolveDynamicComponent 支持传递一个组件名称、一个 HTML 元素名称或一个组件选项对象。
通常这种程度的灵活性是不需要的。通常 resolveDynamicComponent 可以被换做一个更直接的替代方案。
例如,如果我们只需要支持组件名称,那么可以使用 resolveComponent 来代替。
如果 VNode 始终是一个 HTML 元素,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的名字传递给 h:
// `<component :is="bold ? 'strong' : 'em'"></component>`
render() {
return h(this.bold ? 'strong' : 'em')
}
同样,如果传递给 is 的值是一个组件选项对象,那么不需要解析什么,可以直接作为 h 的第一个参数传递。
与 < template > 标签一样,< component > 标签仅在模板中作为语法占位符需要,当迁移到 render 函数时,应被丢弃。
2.6 自定义指令
可以使用 withDirectives 将自定义指令应用于 VNode:
const { h, resolveDirective, withDirectives } = Vue
// ...
// <div v-pin:top.animate="200"></div>
render () {
const pin = resolveDirective('pin')
return withDirectives(h('div'), [
[pin, 200, 'top', { animate: true }]
])
}
resolveDirective 是模板内部用来解析指令名称的同一个函数。只有当你还没有直接访问指令的定义对象时,才需要这样做
2.7 内置组件
诸如 < keep-alive >、< transition >、< transition-group > 和 < teleport > 等内置组件默认并没有被全局注册。这使得打包工具可以 tree-shake,因此这些组件只会在被用到的时候被引入构建。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 resolveComponent 或 resolveDynamicComponent 访问它们。
在模板中这些组件会被特殊处理,即在它们被用到的时候自动导入。当我们编写自己的 render 函数时,需要自行导入它们:
const { h, KeepAlive, Teleport, Transition, TransitionGroup } = Vue
// ...
render () {
return h(Transition, { mode: 'out-in' }, /* ... */)
}
2.8 渲染函数的返回值
在我们目前看过的所有示例中,render 函数返回的是单个根 VNode。但其实也有别的选项。
返回一个字符串时会创建一个文本 VNode,而不被包裹任何元素:
render() {
return 'Hello world!'
}
我们也可以返回一个子元素数组,而不把它们包裹在一个根结点里。这会创建一个片段 (fragment):
// 相当于模板 `Hello<br>world!`
render() {
return [
'Hello',
h('br'),
'world!'
]
}
可能是因为数据依然在加载中的关系,组件不需要渲染,这时它可以返回 null。这样我们在 DOM 中会渲染一个注释节点
2.9 JSX
如果你写了很多渲染函数,可能会觉得下面这样的代码写起来很痛苦:
h(
'anchored-heading',
{
level: 1
},
{
default: () => [h('span', 'Hello'), ' world!']
}
)
特别是对应的模板如此简单的情况下:
<anchored-heading :level="1"> <span>Hello</span> world! </anchored-heading>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 Babel 插件,用于在 Vue 中使用 JSX 语法,它可以让我们回到更接近于模板的语法上。
import AnchoredHeading from './AnchoredHeading.vue'
const app = createApp({
render() {
return (
<AnchoredHeading level={1}>
<span>Hello</span> world!
</AnchoredHeading>
)
}
})
app.mount('#demo')
有关 JSX 如何映射到 JavaScript 的更多信息,请参阅使用文档 。
参考链接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