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基础知识呕心沥血大汇总
构思
关于R语言,我想分三块来写
写在前面
因为本人也是第一次学习R语言,难免有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本文档会及时同步更新,并且添加一些个人想法。
有问题大家可以直接评论或者联系我。当然,回复的前提条件是你有点赞哦!
其实R并不是重点,更不是终点,R比python、c++、java好多了吧?R又不用考试,只需要你解决问题而已。
重点是,你要有思路 ,你需要知道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找解决办法。举个例子:
你要处理Excel,那么你要打开吧,你就可以去百度搜R语言如何打开Excel ,你遇到问题可以去解决啊,方法网上很多的。
正确的解决方式:阿龙,我写入csv文件为啥会乱码啊?(哇哦,阿龙又可以处理一个ERROR啦)
错误的解决方式:阿龙,这个作业我不会,你帮我写一下。。。(没有人叫阿龙,除非你给钱❤️ )
特别鸣谢:信息学院杨庆勇老师
参考资料:杨庆勇老师PPT
R语言能干嘛?
说到这里,大部分人就说,画图。还会有部分人说,分析数据。
问题来了:你认为R语言是水课嘛?我以前也认为是,也感觉R语言不重要,但是后面发现,他好好玩。
其实就是老师的问题,跟对人,做对事。人跟错了,做对事就很难了。
首先,R语言不止局限于画图哦,当然他画图是很棒的,至少比python棒很多。
其次,R里面有很多的包,还有很多写好的函数让我们去调用,做数据分析乃至机器学习时很方便,以及后面做检验啊,调用模型啊,都很方便。
我觉得吧,R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理论知识,尤其是统计分析的知识,R只是工具,问题才是最根本的,计算机界有句名言:
语言只是工具,问题才是最根本的。
基本操作
R中如何安装包和加载包
1、安装包:命令行输入
install.packages("包的名字")
# 其实还有使用工具安装的,这个命令可以安装大部分包,其他个别的有问题都可以百度到解决方案
2、加载包:命令行或者代码里输入
library(包的名字) #不用写引号哦
查看帮助代码
?solve # 可以直接使用一个"?"来查看帮助文档
example(solve) # 使用example()来查看该函数的使用范例
help(solve) # 查看solve()函数的帮助文档
其他
help.start() # 查看全部帮助文档,或者进入http://127.0.0.1:27003/doc/html/index.html
??solve # 查看某一确定的关键字内容文档,使用两个问号"??"
输出
print不能指定sep,cat可以
print("我爱帅帅龙");
cat("我爱","帅帅龙",sep="love");
字符串拼接
可指定sep,返回拼接的字符串,非字符串类型自动转化为字符串
a = paste("我爱","帅帅龙",1,"万年")
其他常用操作
ctrl+L # 清屏
rm(list=ls()) # 清除内存空间
getwd() # 查看工作目录
setwd() # 设置临时目录
测试代码
画中国心
library("fun")
library("rgl")
demo("ChinaHeart2D")
demo("ChinaHeart3D")
词云
library(wordcloud2)
wordcloud2(demoFreq)
wordcloud2(demoFreqC)
基础语法
赋值
a = 10;# 我个人喜欢这样,新版本兼容很好,大家不用想太多,直接冲就完事了
b <- 10;# 中规中矩的赋值,表示流向,数据流向变量,也可以写成10 -> b
创建不规则向量
不用纠结什么是向量,就当作一个容器,类似python的list
a = c("我","爱","帅帅龙")
创建一定规则的向量
rep就是repeat的意思,就是重复
x <- seq(1, 10, by = 0.5) # 得到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x <- seq(1, 10, length = 21) # 从1到10,得到21个等间距数
x <- rep(2:5, 2) # 得到2 3 4 5 2 3 4 5
x <- rep(2:5, rep(2, 4)) # 得到2 2 3 3 4 4 5 5
创建连续的数字向量
a = c(1:5) # 可以得到1 2 3 4 5
运算符
其实从这里开始就没啥好看的了,建议别看这一部分了,等遇到问题再搜一下就好了或者再回头看
数值运算符
+ - * /
^ # 乘方
%% # 求余
%/% # 整除
关系运算符
> < == != >= <=
逻辑运算符
&& || !
其他运算符
: # 冒号运算符,用于创建一系列数字的向量。
%in% # 用于判断元素是否在向量里,返回布尔值,有的话返回 TRUE,没有返回 FALSE。
%*% # 用于矩阵与它转置的矩阵相乘。
数学函数
常见对一些数学函数有:
函数 | 说明 |
---|---|
sqrt(n) | n的平方根 |
exp(n) | 自然常数e的n次方, |
log(m,n) | n的对数函数,返回n的几次方等于m |
log10(m) | 相当于log(m,10) |
R 中的 round 函数有些情况下可能会"舍掉五"。当取整位是偶数的时候,五也会被舍去
名称 | 参数模型 | 含义 |
---|---|---|
round | (n) | 对 n 四舍五入取整 |
round | (n, m) | 对 n 保留 m 位小数四舍五入 |
ceiling | (n) | 对 n 向上取整 |
floor | (n) | 对 n 向下取整 |
三角函数
略
生成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a = letters[1:4] # letters为生成指定范围个小写字母向量。
b = LETTERS[1:4] # LETTERS为生成指定范围个大写字母向量。
缺失值转为0
x [!is.na(x)]=0
常见常量
- 26个大写字母LETTERS
- 26个小写字母letters
- 月份简写month.abb
- 月份名称month.name
- π 值pi
数字与字符串互换
字符串转为数值型
as.integer("12.3") # 字符串转整数,得到12
as.double("11.666") # 字符串转小数,得到11.666
数值型转为文本
使用paste()
a = paste(1) #
formatC() 数值作为字符串输出
formatC(1/3, format = "e", digits = 4) # digits表示小数点位数
formatC(1/3, format = "f", digits = 4)
as.character()
a=as.character(66)
流程控制
if语句
x <- 50L
if(is.integer(x)) {
print("X 是一个整数")
} else {
print("X 不是一个整数")
}
switch不做介绍
while循环
a = 1
while(a<5){
print('hello')
}
for循环
R语言处理for循环特别吃力,嗯,反正就是吃力,至于为啥我也不知道
a = c([1:4])
for(i in a){
print(i)
}
repeat循环
repeat的意思就是重复啊
a = 1
sum = 0
repeat{
if(sum>10){
break # break终止循环,next继续下一次循环,就好像c++或python的continue
}
sum=sum+a
a=a+1
}
print(sum)
常用数据结构
兄弟萌,进入正题啦!!!
向量:c()
唉,到底啥叫向量呢?其实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python的列表,但其实R中有list的实现,就叫list,它可以存放不同类型。
特点:
- 只能存放一种元素,如果存在数字和字符串,就会自动转为字符串哦
- 可以试用索引获取元素(索引从1开始)
- 可以使用切片操作截取一个片段,两端都是闭区间、
创建向量
前面的基础语法已经说过了哦
使用append添加值
good_sample_p <- append(good_sample_p,p)
向量加减乘除运算
有一个好玩的是,向量的循环利用法则,比如a=c(1,2,3),b=c(4,5),这时如果让a+b就会有警告信息,但是它不报错。
以a+b为例:其实就是(1+4,2+5,3+4),现在懂了什么是循环利用了吧
一些常用的函数
- sqrt(x), log(x), exp(x), sin(x), cos(x), tan(x), abs(x)分别表示平方根, 对数, 指数, 三角函数及绝对值.
- sort(x, decreasing=FALSE)返回按x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序的结果向量.
- order(x)是使得x从小到大排列的元素下标向量
- sort(x)与x[order(x)]是等效的
- numeric(n): 表示长度为n的零向量
- all(log(10 * x) > x):判断一个逻辑向量是否为真值
- any(log(10 * x) > x): 判断是否有真值
- is.na(c(1, 2, NA)): 判断x的每一个元素是否是缺失值
逻辑向量
向量可以取逻辑值,如
y <- c(TRUE, TRUE, FALSE)
x = c(1, 4, 6.25)
y = x > 3
# y的值是
[1] FALSE TRUE TRUE
两个向量也可比较
x = c(1, 4, 6.25)
log(10 * x)
[1] 2.302585 3.688879 4.135167
log(10 * x) > x
[1] TRUE FALSE FALSE
比较运算符:<,<=,>,>=,==(相等),!=(不等)
逻辑向量可以进行与(&)[表示同时满足],或(|)[两者之一]运算.
还可以将逻辑值强制转化为整数值,如:将TRUE变成1,FALSE变成0,
x = c(1, 4, 6.25)
c(0, 1)[(x > 3) + 1] # 下面我会对这句话解释一下
[1] 0 1 1
(x>3)+1
[1] 1 2 2
c(0, 1)[(x > 3) + 1]这行代码,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x > 3)会得到逻辑向量[F ,T ,T]
(x>3)+1会将逻辑值强转为整数值得到[1,2,2]
然后用来做前面向量即c(0,1)的索引,得到[0,1,1]
字符向量
就是向量里是字符(这个解释,,是不是很直白?)
a = c("我爱",'帅帅龙') # 如果同时出现了字符串和数字,数字会转为字符串的哦
paste函数用来把它的自变量连成字符串,中间用相应的分隔符,前面的字符串拼接有介绍嗷,么么哒
复数向量
用的不多,要不咱们就就就就,,,不介绍了吧,嗯好的
向量索引
兄弟萌!快醒醒,这个很重要的!
R中向量的下标从1开始,这与通常的统计或数学软件不一致,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向量下标则从0开始!
不要被python带跑了啊,R的负值索引表示删除第几个元素的
x = c(42, 7, 64, 9)
x[2] # 访问第2个元素
x[3] = -1 # 修改第三个数据的值
x[-4] # 删除第四个元素
x[x < 10] # 表示选取x<10的元素
x[c(1, 4)] # 向量索引,是不是很神奇?
定义向量时可以给元素加上名字
ages <- c(Li = 23, Zhang = 33, Wang = 45)
# ages为
Li Zhang Wang
23 33 45
# 访问时可以用通常的方法,还可以用元素名访问
ages["Zhang"]
# 还可以定义向量后,再后加上名字
age1 = c(21, 34, 56)
names(age1) = c("Zhang", "Ding", "Liu")
矩阵:matrix
matrix(data = NA, nrow = 1, ncol = 1, byrow = FALSE, dimnames = NULL)
- data是矩阵的数据,通常为向量
- nrow为行数,ncol为列数
- byrow 为TRUE时,是横着的1,2,3,4,否则变成竖着的1,2,3了
创建矩阵
matrix(1:12,ncol=4,byrow=TRUE)
# 得到的数据
[,1] [,2] [,3] [,4]
[1,] 1 2 3 4
[2,] 5 6 7 8
[3,] 9 10 11 12
常用函数
-
head(a,10) 查看矩阵前10行
-
tail(a,10) 查看矩阵后十行
-
cbind(): 进行上下合并
-
rbind(): 进行左右合并
-
c(A): 显示A的所有向量,是按列拉直的向量
-
det(A): 求行列式的值
-
solve(A): 求逆
-
eigen(A):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B=rbind(c(1,2),c(3,4))
C=cbind(c(11,12),c(13,14))
D=rbind(B,C)
E=cbind(B,C)
矩阵运算
类似于向量的加减乘除
参与运算一般是相同形状的,形状不一致的向量和矩阵也可进行四则运算。规则是矩阵的数据按向量(按列拉直)的对应元素进行运算。
访问矩阵元素和子矩阵
- A[2,3]#访问是矩阵的(2,3)元素7
- A[i,]#访问第i行,A[,j] #访问第j列
- A[,c(1,2,3)]前三列
- A[,c(‘name1’,‘name2’)]指定列名
对矩阵的行标和列标重新命名。
rownames(A) <- c("a", "b", "c")
colnames(A) <- paste("X", 1:4, sep="")
apply函数
对矩阵想对某行(列)进行某种计算,可用apply函数:apply(x, margin, fun, …)
x表示矩阵,margin=1表示对每行计算,margin=2表示对每列计算,fun是用来计算的函数。
apply(A, 1, sum)
apply(A, 2, mean)
因子:factor
factor(x, levels = sort(unique(x), na.last = TRUE), labels, exclude = NA, ordered = FALSE)
用来把一个向量编码为一个因子
创建因子
sex = c("M","F","M","M","F")
sexf = factor(sex);sexf
常用函数
- is.factor()检验对象是否是因子
- as.factor()把向量转化为因子
- levels(x)可以得到因子的水平
- table(x)统计各类数据的频数
tapply()函数
tapply(x, INDEX, FUN=NULL,…,simplify=TRUE)
- x是一对象,通常为一向量
- INDEX是与X有同样长度的因子
- FUN是要计算的函数
知道5位学生的性别,还知道这5位学生的身高,分组求身高的平均值
sex = c("M","F","M","M","F")
height = c(174, 165, 180, 171, 160)
tapply(height, sex, mean)
gl()函数
gl(n, k, length = n*k, labels = seq_len(n), ordered = FALSE)
gl()可以用来方便地产生因子
- n为水平数
- k为重复的次数
- length为结果的长度
- labels为n维向量,表示因子水平
- ordered是逻辑变量,表示是否为有序因子,缺省值FALSE
列表:list
创建列表
rec <- list(name="黎明", age=30, scores=c(85,76,90));rec
# 得到的数据
$name
[1] "黎明"
$age
[1] 30
$scores
[1] 85 76 90
列表的引用与修改
列表元素可用"列表名[[下标]]" 引用,列表不同于向量,每次只能引用一个元素,如rec[[1:2]]是不允许的
rec <- list(name="黎明", age=30, scores=c(85,76,90));rec
rec[[2]] # 得到30
rec[[3]][2] # 得到第三个元素的第二个元素,即76
# 若指定了元素的名字,则引用列表元素还可以用它的名字作为下标,
rec$age
rec[["age"]]
rec[[2]]=11 # 把30修改为11
注意:"列表名[下标]"或"列表名[下标范围]"的用法是允许的,但与前面的含义不同,它还是一个列表
数据框:data.frame
重重重点
数据框通常是矩阵形式的数据,但矩阵各列可以是不同类型。数据框每列是一个变量,每行是一个观测。
这个和python的pandas里面的DataFrame是类似的哦。
生成数据框
d = data.frame(name=c('黎明','周杰伦','刘德华'),age=c(30,35,28),height=c(180,175,173))
# d的值
name age height
1 黎明 30 180
2 周杰伦 35 175
3 刘德华 28 173
as.data.frame(list)可以将列表转为data.frame(),因为列表不是可以指定名称嘛
数据框的引用
d = data.frame(name=c('黎明','周杰伦','刘德华'),age=c(30,35,28),height=c(180,175,173))
d[1:2, 2:3] # 得到前两行,2,3列的数据
d[["age"]] # 获取age这一列的数据
# 等价于
d$height # 获取height这一列的数据
rownames(d) = c("one", "two", "three") # 各行也可以定义名字,指定index
修改值
d$name[1] = "我爱你" #将name的第一个值修改为我爱你 常用
d[1,2] = "女" #将第1行第2列的值修改为“女” 常用
d[[1]][2] = "我爱你" #将第一列第二个值改为“我爱你”
添加删除行列
d = df1[-2,] #删除第2行数据
d = df1[,-3] #删除第3列的数据
d = df1[-c(1,3),] #删除第1行和第3行的数据
d$r = age/weight # 添加列r
attach()函数
R提供了函数attach()可以把变量调入内存。就是像咱们的d$height或d[[“age”]],就不用这样写了,直接写age就好了,是不是很爽。
d = data.frame(name=c('黎明','周杰伦','刘德华'),age=c(30,35,28),height=c(180,175,173))
attach(d)
r <- age/height # /对r进行修改不会影响d的数据
# r的值
[1] 0.1666667 0.2000000 0.1618497
detach(d) #取消连接
merge()
把多个数据框合并成一个数据框
merge(data1, data2, by='ID')
异常处理tryCatch()
就像大多数编程语言一样,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了解的是还有个东西叫withCallingHandlers()
withCallingHandlers() 是tryCatch()的变体,只是运行的上下文条件不同,它使用的情况很少,但是非常有用。
数据的读取与保存
读取txt:read.table()
read.table(“filename.txt”)
读取xlsx:read.xlsx()
要先先安装xlsx包,然后导入xlsx包
data <- read.xlsx(“filename.xlsx”,n)
保存csv:write.csv()
write.csv(data,file = “文件名”)
保存 xlsx:write.xlsx()
write.xlsx(data, “data.xlsx”,sheet.name=“sheet1”)
保存R中为图片、pdf文件
以png为例
png(file="myplot.png", bg="transparent") #文件不指定地址,默认放在getwd()里了
# 这里写你的画图程序#
dev.off() # 记得off
# 下面是一个实例
png(file="myplot.png")
plot(1:10)
rect(1, 5, 3, 7)
dev.off()
保存为jpeg、pdf就把png换一下就好了
R的一些常用函数
兄弟萌,做好准备,先把这几个记住,咱们要准备开始画图和分析统计了
名词解释
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不是吧不是吧,不会真的有人不知道这三个词代表啥意思吧。。。
方差
方差(样本方差)是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
标准差
我们默认使用总体标准差,就是方差开平方
正态分布
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
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记为N(μ,σ^2)。(期望就是Σxn*pn,xn表示频数,pn表示概率)
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当μ = 0,σ = 1时的正态分布是标准正态分布。
关于正态分布的意义,大家可以点击这里参考
mean:获取均值
a=c(1:6)
mean(a)
median:获取中位数
a=c(1:6)
median(a)
获取众数
R语言中没有专门的函数获取众数,因此要手写
# 创建函数
getmode = function(v) {
uniqv = unique(v) # unique主要是返回一个把重复元素或行给删除的向量、数据框或数组
uniqv[which.max(tabulate(match(v, uniqv)))]
}
# 创建向量
v = c(2,1,2,3,1,2,3,4,1,5,5,3,2,3)
# 调用函数
result = getmode(v)
print(result)
quantile():百分位数,默认为5个
a=c(1:6)
quantile(a)
# 得到的结果
> quantile(a)
0% 25% 50% 75% 100%
1.00 2.25 3.50 4.75 6.00
summary():描述统计量
summary():获取描述性统计量,可以提供最小值、最大值、四分位数和数值型变量的均值,以及因子向量和逻辑型向量的频数统计等。
结果解读如下:
a=c(1:6)
summary(a)
# 得到的结果
> summary(a)
Min. 1st Qu. Median Mean 3rd Qu. Max.
1.00 2.25 3.50 3.50 4.75 6.00
var():计算方差
a = c(1:5)
var(a)
sd():标准差
a = c(1:5)
sd(a)
变异系数
方差除以平均值
当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的时候,如果两组数据的测量尺度相差太大,或者数据量纲的不同,直接使用标准差来进行比较不合适,可以使用变异系数
sort、order:排序、指定排序规则
x = c(1,7,5,4,4,6,9)
x = sort(x,decreasing=FALSE) # 返回升序排列结果,当decreasing为TRUE时为降序排列
# 或者
x_order = order(x,decreasing=FALSE) # 返回升序后的下标, decreasing为TRUE时为降序排列
x = x[x_order]
要对一个矩阵x进行排序,先根据第一列升序排列,然后根据第二列升序排序,可以用下面的语句实现:
x[order(x[,1],x[,2]),]
注:降序的话加上decreasing参数即可。
处理缺失值
对于NA值来说,有些计算会保存,我们需要忽略NA,加上下面的参数即可:na.rm=TRUE,例如
mean(height,na.rm=TRUE)
[1] 5.855
cor():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略)
cor(height,log(height))
cov():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可略)
cov(height,log(height))
shapiro.test():判断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
一般情况下,当返回的p-value大于0.05时表示满足。
当然有特殊情况,哈哈,因为大多数科研情况下0.05不严谨,可能会指定为0.01,题目没指定alpha就默认为0.05就可以了哦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