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授权活动官方亚马逊云科技文章转发、改写权,包括不限于在 亚马逊云科技开发者社区, 知乎,自媒体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媒体等亚马逊云科技官方渠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亚马逊云科技-Q,可以快速获得紧迫问题的相关答案,解决问题,生成内容。当与Q 聊天时,它会提供即时的相关信息和建议,以帮助简化任务、加快决策速度,并帮助激发工作中的创造力和创新。本次我们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全方面体验一下Q的实用性,体验在代码开发中是否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助力开发。


结合Q开发的粉笔脚本演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结构:


1 登录账户

1.1 登录及注册

打开下面的登录页进行登录,如果没有账号可以根据流程进行注册
https://portal.aws.amazon.com/billing/signu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打开控制台主页

登录完成后,打开控制台主页链接:https://us-east-1.console.aws.amazon.com/console/home?region=us-eas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到【亚马逊Q】,点击进去到对应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创建部署Web版-Q

提示:【2023.12.06】这里存在问题,并没有相应的权限,没办法继续往下,后续可以则会补充,本文只是按照博主的操作流程来,请根据需要选择性浏览

2.1 创建应用

点击 Get started 前往应用创建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发现没有对应的权限,我们需要去角色中将对应的策略附加给当前账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附加策略

在左上角服务中,找到【IAM】(该步骤下面创建用户也需要用,方法一样不做赘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搜索框中搜索team,点击角色名称进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附加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勾选以下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 创建用户及应用

添加权限以后,就可以来这里创建应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用户显示失败,估计是账户问题,目前等待反馈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获取IAM访问密钥

目前通过WEB体验Q是不可能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通过Vscode插件来进行体验,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下方的插件提供密钥

打开【IAM】中的用户我们发现,默认用户拒绝访问(可能是测试号的问题,新账号应该没有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动创建一个用户:damowang(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成功,现在继续往下,给他附加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权限参照上方附加权限最好给【Administrator】权限,完成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访问密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后获得Access KeySecret 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配置Vscode-Q插件

在Vscode中下载Q插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 权限配置

5.1.1 配置Q + CodeWhisper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Builder ID进行登录身份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弹出提示框,选择open,这时会跳出默认浏览器打开进行权限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开发者ID账户,填入你的邮箱地址,直到注册成功(如果有账号选择登录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册成功后,他会重定向页面授权,如果没有请重新按步骤来,点击允许授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授权成功后,我们可以返回Vscode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返回Vscode后验证通过配置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2 配置Explorer

选择中间第二个模块,展开选项填入Access Key、Secret Key,分别填入刚刚创建的密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配置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3 Amazon CodeCatalyst

与第一步骤一样,打开进行授权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与Q完成对话体验

这里分为三个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第一个部分的【switch to Q chat】,就可以开始和他对话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1 测试表达能力

Q1:你是谁?你会中文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2 代码理解编写能力

Q2:请写一个冒泡排序用pyth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3 代码修复能力

url ="https://sxbaapp.zcj.jyt.henan.gov.cn/api/getApitoken.ashx"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报错信息: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MAC\Desktop\zxjy\demo.py”, line 2, in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NameError: name ‘requests’ is not defin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本地访问

6.1 Windows安装 AWS CLI

下载并运行适用于 Windows(64 位)的 AWS CLI MSI 安装程序:

https://awscli.amazonaws.com/AWSCLIV2.msi

Alternatively, you can run the msiexec command to run the MSI installer.
或者,您可以运行该 msiexec 命令来运行 MSI 安装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项目开发

7.1 新建GUI视图

在VB6里面新建一个视图,通过插件将视图转换为TK代码,不清楚tk、打包的同学,这里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Python tkinter快速可视化开发GUI界面指南:详细教程(附带工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2 代码转换

通过插件我们可以快速将视图转换为TK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件的使用步骤很简单,三步即可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3 获取文本框数据

接下来我们通过视图层,让Q结合为我们写一个获取视图层Text1Var 的数据值的方法

self.Text1Var = StringVar(value=‘********’)
self.Text1 = Entry(self.top, textvariable=self.Text1Var, font=(‘宋体’,9))
self.Text1.place(relx=0.568, rely=0.018, relwidth=0.243, relheight=0.055)
我想通过python获取到Text1Var的数据

Q的回答

current_value = self.Text1Var.get()
print(current_val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4 设置多线程

在脚本中涉及到挂机自动化的操作,于是我们需要通过线程来进行处理,避免脚本出现卡顿的情况

self.style.configure(‘TCommand7.TButton’, font=(‘宋体’,9))
self.Command7 = Button(self.Frame3, text=‘一键挂机’, command=self.Command7_Cmd, style=‘TCommand7.TButton’)
self.Command7.place(relx=0.646, rely=0.79, relwidth=0.3, relheight=0.176)
将这个代码点击调用的Command7_Cmd方法写成多线程的形式

Q的回答
通过实践,在进行函数触发后,自动分配创建一个线程来进行调用,对此我们可以再加一个开关,可以关闭结束进程循环执行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def Command7_Cmd():
  thread = Thread(target=long_running_task)
  thread.start()

def long_running_task():
  # put button click logic here
  print("Performing task in backgrou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获取文本框的数值,再通过request接口请求模拟,Q可以帮助我们免去测试,节约了很多时间,加速了开发进度,由于后面的按钮部分都是线程和数据获取,核心功能就是Q给的线程,其他操作都是一样的,只需要替换成不同的接口即可,其他部分代码就不做演示了

8 使用心得感受

8.1 优缺点

优点缺点
会返回关键点提示不支持中文
自动联想建议问题插件体验中还需要双窗口操作,类似的插件已支持代码一键转移窗口了
授权认证方便功能太弱不支持多种数据处理,例如Curl转换
费用便宜支持文字少

8.2 对亚马逊云科技-Q的理解和见解

亚马逊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当今科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云端技术发展趋势有深远的影响。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通过提供灵活的计算资源、存储和数据库服务,使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构建、训练和部署AI模型。
针对Q而言,希望能在处理复杂问题、语言识别、代码逻辑处理、优化算法和加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再升级,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语言的限制,以及Q功能的一些原因,体验没有超出我的预期。亚马逊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在未来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为各行业提供更强大、高效的解决方案。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