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说明

当前版本号[20230504]。

版本修改说明
20230504初版

本课程的笔记已经更新完毕,各位可以通过点击《黑马程序员MySQL数据库入门到精通,从mysql安装到mysql高级、mysql优化》学习笔记总目录查看所有知识点,同时也能免费下载学习笔记和思维导图。

知识总览图

image-20230504225514522

目录

3.SQL优化

3.1 插入数据

3.1.1 insert

如果我们需要一次性往数据库表中插入多条记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2,'cat');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3,'jerry');
.....
1). 优化方案一 批量插入数据

意义:

1、批量插入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插入数据的效率和性能。**正常情况下,数据库每次插入一条记录都会造成一定的开销,包括执行SQL语句等等。如果需要插入大量记录,那么这些开销将成为瓶颈,影响程序的性能。

2、可以多条记录一次性提交给数据库执行,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开销,提高数据的插入效率。此外,批量插入还可以减少数据库的I/O操作次数,从而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的性能。

3、批量插入还可以减少锁定表的时间,避免对其他操作造成影响。

4、注意:在进行批量插入时,要注意设置合适的插入大小和插入频率,以防止MySQL因为插入数据过多而出现异常。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2,'Cat'),(3,'Jerry');
2). 优化方案二 手动控制事务

意义:

1、优化数据库操作的性能和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意义在于尽可能减少事务的开销。一般情况下,MySQL自动为每个语句创建一个事务,这样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日志记录,从而降低系统性能。通过手动控制事务,可以将多条执行单元合并为一个事务,从而避免了多个事务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3、手动控制事务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应用程序的逻辑,避免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这是因为当一个事务操作包含多条语句时,一旦其中一条语句出现异常,整个事务都将回滚到事务开启点,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因此,手动控制事务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是MySQL优化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2,'Cat'),(3,'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4,'Tom'),(5,'Cat'),(6,'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7,'Tom'),(8,'Cat'),(9,'Jerry');
commit;
3). 优化方案三 主键顺序插入

主键顺序插入,性能要高于乱序插入。

意义:

1、主键顺序插入是一种优化技术,可以提高插入数据的性能。

2、主键顺序插入是指按照主键的顺序进行数据插入,这样**可以减少磁盘的I/O操作次数,提高系统的性能。**因为InnoDB引擎是聚集索引,即数据和索引存储在一起,按照主键顺序插入数据时,可以避免页面分裂,减少磁盘随机I/O,从而提高数据插入的效率。

3、主键顺序插入还可以提高聚集索引的性能,避免索引树的维护代价过高,特别是在使用自增主键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

4、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主键顺序插入可能会占用大量内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键顺序插入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主键乱序插入 : 8 1 9 21 88 2 4 15 89 5 7 3
主键顺序插入 : 1 2 3 4 5 7 8 9 15 21 88 89

3.1.2 大批量插入数据

如果一次性需要插入大批量数据(比如: 几百万的记录),使用insert语句插入性能较低,此时可以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的load指令进行插入。操作如下:

image-20230423224506771

可以执行如下指令,将数据脚本文件中的数据加载到表结构中: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加上参数 --local-infile
mysql --local-infile -u root -p

#检测全局参数local_infile默认开关是否开启
 select @@local_infile;

#若为0,则设置全局参数local_infile为1,开启从本地加载文件导入数据的开关
set global local_infile = 1;

-- 执行load指令将准备好的数据,加载到表结构中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sql1.log'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

主键顺序插入性能高于乱序插入

示例演示:

A. 创建表结构
#切换到数据库,然后把一下代码复制进去
CREATE TABLE `tb_user`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50)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birthday` DATE DEFAULT NULL,
  `sex` CHAR(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nique_user_username` (`user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B. 设置参数
--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加上参数 -–local-infile
mysql –-local-infile -u root -p

-- 设置全局参数local_infile为1,开启从本地加载文件导入数据的开关
set global local_infile = 1;
C.将文件 load_user_100w_sort.sql 上传,并进行head查看
#查看load_user_100w_sort.sql一共有多少行
 wc -l load_user_100w_sort.sql;
 
 #查看load_user_100w_sort.sql的前几行内容
head load_user_100w_sort.sql;

image-20230423230922499

可以看到,最左边的数字是顺序进行,是已经优化后的以主键顺序进行插入

D. load加载数据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load_user_100w_sort.sql'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image-20230423230532300

我们看到,插入100w的记录,53s就完成了.

在load时,主键顺序插入性能高于乱序插入

3.2 主键优化

在上一小节,我们提到,主键顺序插入的性能是要高于乱序插入的。 这一小节,就来介绍一下具体的原因,然后再分析一下主键又该如何设计。

1). 数据组织方式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表数据都是根据主键顺序组织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 (index organized table IOT)。

image-20230423231423416

行数据,都是存储在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上的。而我们之前也讲解过InnoDB的逻辑结构图:

image-20230423231453732

在InnoDB引擎中,数据行是记录在逻辑结构 page 页中的,而每一个页的大小是固定的,默认16K。 那也就意味着, 一个页中所存储的行也是有限的,如果插入的数据行row在该页存储不小,将会存储 到下一个页中,页与页之间会通过指针连接。

2). 页分裂

页可以为空,也可以填充一半,也可以填充100%。每个页包含了2-N行数据(如果一行数据过大,会行溢出),根据主键排列。

A. 主键顺序插入效果

①. 从磁盘中申请页, 主键顺序插入

image-20230423231842797

②. 第一个页没有满,继续往第一页插入

image-20230423231916707

③. 当第一个也写满之后,再写入第二个页,页与页之间会通过指针连接

image-20230423231941472

④. 当第二页写满了,再往第三页写入

image-20230423232001046

B. 主键乱序插入效果

①. 加入1#,2#页都已经写满了,存放了如图所示的数据

image-20230423232035076

②. 此时再插入id为50的记录,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会再次开启一个页,写入新的页中吗?

image-20230423232102282

不会。因为,索引结构的叶子节点是有顺序的。按照顺序,应该存储在47之后。

image-20230423232235250

但是47所在的1#页,已经写满了,存储不了50对应的数据了。 那么此时会开辟一个新的页 3#。

image-20230423232259020

但是并不会直接将50存入3#页,而是会将1#页后一半的数据,移动到3#页,然后在3#页,插入50。

image-20230423232317985

移动数据,并插入id为50的数据之后,那么此时,这三个页之间的数据顺序是有问题的。 1#的下一个 页,应该是3#, 3#的下一个页是2#。 所以,此时,需要重新设置链表指针。

image-20230423232336698

上述的这种现象,称之为 “页分裂”,是比较耗费性能的操作。

3). 页合并

目前表中已有数据的索引结构(叶子节点)如下:

image-20230423233306474

当我们对已有数据进行删除时,具体的效果如下:

当删除一行记录时,实际上记录并没有被物理删除,只是记录被标记(flaged)为删除并且它的空间 变得允许被其他记录声明使用。

image-20230423233337770

当页中删除的记录达到 MERGE_THRESHOLD(默认为页的50%),InnoDB会开始寻找最靠近的页(前或后)看看是否可以将两个页合并以优化空间使用。

image-20230423233404798

删除数据,并将页合并之后,再次插入新的数据21,则直接插入3#页

image-20230423233424447

这个里面所发生的合并页的这个现象,就称之为 “页合并”。

知识小贴士:

MERGE_THRESHOLD:合并页的阈值,可以自己设置,在创建表或者创建索引时指定。

4). 索引设计原则

  • 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主键的长度。
  • 插入数据时,尽量选择顺序插入,选择使用AUTO_INCREMENT自增主键。
  • 尽量不要使用UUID做主键或者是其他自然主键,如身份证号。
  • 业务操作时,避免对主键的修改。

image-20230423233534278

3.3 order by 优化

MySQL的排序,有两种方式:

Using filesort :

​ 通过表的索引或全表扫描,读取满足条件的数据行,然后在排序缓冲区sort buffer中完成排序操作,所有不是通过索引直接返回排序结果的排序都叫 FileSort 排序。

Using index :

​ 通过有序索引顺序扫描直接返回有序数据,这种情况即为 using index,不需要额外排序,操作效率高。

​ 对于以上的两种排序方式,Using index的性能高,而Using filesort的性能低,我们在优化排序操作时,尽量要优化为 Using index。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测试:

A. 数据准备

把之前测试时,为tb_user表所建立的部分索引直接删除掉

drop index idx_user_phone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user_phone_name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user_name on tb_user;

show index from tb_user;//最后再看看表内有多少个索引

image-20230504200239780

B. 执行排序SQL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

image-20230504200441327

​ 由于 age, phone 都没有索引,所以此时再排序时,出现Using filesort, 排序性能较低,我们要将它进行优化成 Using index,操作效率高。

C.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a on tb_user(age,phone);

D. 创建索引后,再次根据age, phone进行升序排序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phone ;

image-20230504200857302

image-20230504200910511

​ 建立索引之后,再次进行排序查询,就由原来的Using filesort, 变为了 Using index,性能与之前相比变高了。

E. 创建索引后,根据age, phone进行降序排序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desc , phone desc ;

image-20230504201429083

​ 出现 Using index, 但是此时Extra中也出现了 Backward index scan,这个代表反向扫描索引,因为在MySQL中我们创建的索引,默认索引的叶子节点是从小到大排序的,而此时我们查询排序时,是从大到小,所以,在扫描时,就是反向扫描,就会出现 Backward index scan。 在 MySQL8版本中,支持降序索引,我们也可以创建降序索引。

F. 根据phone,age进行升序排序,phone在前,age在后。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phone , age;

image-20230504201655168

​ **排序时,也需要满足最左前缀法则,否则也会出现 Using filesort(性能低)。**因为在创建索引的时候, age是第一个字段,phone是第二个字段,所以排序时,也就该按照这个顺序来,否则就会出现 Using filesort。

G. 根据age, phone进行降序一个升序,一个降序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asc , phone desc ;

image-20230504201943775

​ 因为创建索引时,如果未指定顺序,默认都是按照升序排序的,而查询时,一个升序,一个降序,此时 就会出现Using filesort。

image-20230504202156662

​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索引,这个联合索引中 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

H. 创建联合索引(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

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d on tb_user(age asc ,phone desc);

image-20230504202339823

​ 其中,D表示desc(降序)。

I. 然后再次执行如下SQL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asc , phone desc ;

image-20230504202441174

​ 此时,它走的是 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的联合索引,所以此时是 Using index(性能高)。

J.执行对age降序排,对phone升序排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desc , phone asc ;

image-20230504202843666

​ 可见它会走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的联合索引,由于刚好与联合索引要求相反,走了反向扫描,就会出现 Backward index scan 。

下面用更清晰的图像来展示:

image-20230504203118372

image-20230504203131128

由上述的测试,我们得出order by优化原则:

A. 根据排序字段建立合适的索引,多字段排序时,也遵循最左前缀法则。

B.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

C. 多字段排序, 一个升序一个降序,此时需要注意联合索引在创建时的规则(ASC/DESC)

D. 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现filesort,大数据量排序时,可以适当增大排序缓冲区大小 sort_buffer_size(默认256k)。

3.4 group by 优化

​ 分组操作,我们主要来看看索引对于分组操作的影响。

​ 首先我们先将 tb_user 表的索引全部删除掉。

drop index idx_user_pro_age_sta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email_5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a on tb_user;
drop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d on tb_user;

​ 接下来,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执行如下SQL,查询执行计划:

explain select profession , count(*) from tb_user group by profession ;

image-20230504204021390

​ 可看出,目前是Using temporary ,没有用到任何索引,性能是比较低的。然后,我们在针对于 profession , age, status 创建一个联合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pro_age_sta on tb_user(profession , age , status);

​ 紧接着,再执行前面相同的SQL查看执行计划。

explain select profession , count(*) from tb_user group by profession ;

image-20230504204400959

​ 再执行如下的分组查询SQL,查看执行计划:

explain select age, count(*) from tb_user group by age;

image-20230504204700452

因为 age 字段在联合索引中,所以会用到联合索引,但返回值无法用到联合索引,所以返回Using temporary。

 explain select profession,age, count(*) from tb_user group by profession,age;

image-20230504204915430

​ 我们发现,如果仅仅根据age分组,就会出现 Using temporary ;而如果是根据 profession,age两个字段同时分组,则不会出现 Using temporary。原因是因为对于分组操作, 在联合索引中,也是符合最左前缀法则的。

​ 所以,在分组操作中,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两点进行优化,以提升性能:

​ A. 在分组操作时,可以通过索引来提高效率

​ B. 分组操作时,索引的使用也是满足最左前缀法则的。

3.5 limit 优化

​ 在数据量比较大时,如果进行limit分页查询,在查询时,越往后,分页查询效率越低。

​ 我们一起来看看执行limit分页查询耗时对比:

image-20230504205719509

​ 因为,当在进行分页查询时,如果执行 limit 2000000,10 ,此时需要MySQL排序前2000010 记 录,仅仅返回 2000000 - 2000010 的记录,其他记录丢弃,查询排序的代价非常大

​ 优化思路: 一般分页查询时,通过创建覆盖索引能够比较好地提高性能,可以通过覆盖索引加子查询形式进行优化。

image-20230504210253246

​ 最后执行以下SQL语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sku s , (select id from tb_sku order by id limit 9000000,10) a where s.id = a.id;

image-20230504210441138

​ 相比原始的分页查询快了8秒。

3.6 count 优化

3.6.1 概述

select count(*) from tb_user ;

​ 在之前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如果数据量很大,在执行count操作时,是非常耗时的。

MyISAM 引擎把一个表的总行数存在了磁盘上,因此执行 count(*) 的时候会直接返回这个数,效率很高; 但是如果是带条件的count,MyISAM也慢。

nnoDB 引擎就麻烦了,它执行 count(*) 的时候,需要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引擎里面读出来,然后累积计数。

​ 如果说要大幅度提升InnoDB表的count效率,主要的优化思路:自己计数(可以借助于redis这样的数据库进行,但是如果是带条件的count又比较麻烦了)。

3.6.2 count 用法

​ count() 是一个聚合函数,对于返回的结果集,一行行地判断,如果 count 函数的参数不是 NULL,累计值就加 1,否则不加,最后返回累计值。

​ 用法:count(*)、count(主键)、count(字段)、count(数字)

image-20230504211939696

​ 按照效率排序的话,count(字段) < count(主键 id) < count(1) ≈ count(*),所以尽量使用 count( * )。

image-20230504212212176

在SQL中,COUNT()是一个聚合函数,用于返回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COUNT(1)和COUNT(*)的作用是相同的,都可以用于计算表中所有行的数量。

​ 将一个整数常量作为参数传递给COUNT函数,例如1,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习惯写法,并且与COUNT(*)的结果相同。实际上,COUNT()可以接受任意参数,包括列名称、表达式或具体值,因此其参数通常不会影响结果

3.7 update 优化

​ 我们主要需要注意一下update语句执行时的注意事项。

update course set name = 'javaEE' where id = 1 ;

​ 当我们在执行删除的SQL语句时,会锁定id为1这一行的数据,然后事务提交之后,行锁释放。

​ 但是当我们在执行如下SQL时:

update course set name = 'SpringBoot' where name = 'PHP' ;

​ 当我们开启多个事务,在执行上述的SQL时,我们发现name的字段没有索引,同时行锁升级为了表锁**【锁住整张表,使得性能降低】**。 导致该update语句的性能大大降低。

InnoDB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 ,并且该索引不能失效,否则会从行锁升级为表锁 。

​ 现在创建name索引来进行查询:

create index idx_course_name on course(name);

image-20230504213702253

​ 加上索引后,在进行SQL语句的查询,发现可以正常执行了。

3.8 总结

image-20230504214753828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