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模型

GPT模型: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ing)

总体结构:

无监督的预训练
有监督的下游任务精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结构:中间部分主要由12个Transformer Decoder的block堆叠而成

下面这张图更直观地反映了模型的整体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描述

GPT 使用 Transformer的 Decoder 结构,并对 Transformer Decoder 进行了一些改动,原本的 Decoder 包含了两个 Multi-Head Attention 结构,GPT 只保留了 Mask Multi-Head Attention,如下图所示。
(很多资料上说类似于decoder结构,因为采用了decoder的mask机制,不过抛开这一点,其实感觉和encoder会更像,所以实现时有时反而是调encoder实现 莫烦Python GPT实现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原有transformer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阶段描述

预训练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长度为k的窗口词序列x’=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预训练阶段为文本预测,即根据已有的历史词预测当前时刻的词,7-2,7-3,7-4三个式子对应之前的GPT结构图,输出P(x)为输出,每个词被预测到的概率,再利用7-1式,计算最大似然函数,据此构造损失函数,即可以对该语言模型进行优化。

下游任务精调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损失函数

下游任务与上游任务损失的线性组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

  1. 输入
  2. Embedding
  3. 多层transformer的block
  4. 拿到两个输出端结果
  5. 计算损失
  6. 反向传播
  7. 更新参数

一个具体的GPT实例代码:
可以看到GPT模型的forward函数中,首先进行Embedding操作,然后经过12层transformer的block中进行运算,然后分别经过两个线性变换得到最终计算值(一个用于文本预测,一个用于任务分类器),代码与最开始展示的模型结构图保持一致。
参考:莫烦Python GPT实现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着重关注计算步骤2, 3

计算细节:

【Embedding层】:

查表操作
Embedding层就是以one hot为输入、中间层节点为字向量维数的全连接层。而这个全连接层的参数,就是一个“字向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ne hot型的矩阵相乘,就像是相当于查表,于是它直接用查表作为操作,而不写成矩阵再运算,这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再次强调,降低了运算量不是因为词向量的出现,而是因为把one hot型的矩阵运算简化为了查表操作。

【GPT中类似transformer的decoder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decoder层包含两个子层

  1. sublayer1: mask的多头注意力层
  2. sublayer2: ffn (feed-forward network)前馈网络(多层感知机)

sublayer1:mask的多头注意力层

输入: q, k, v, mask
计算注意力:Linear(矩阵乘法)→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Concat(多个注意力的结果, reshape )→Linear(矩阵乘法)

残差连接和归一化操作:Dropout操作→残差连接→层归一化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

下面这段内容介绍了计算注意力的整体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解说明:
Mask Multi-head Attention
1.矩阵乘法:

将输入的q,k,v进行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

主要就是进行attention的计算以及mask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sk操作:masked_fill_(mask, value)
掩码操作,用value填充tensor中与mask中值为1位置相对应的元素。mask的形状必须与要填充的tensor形状一致。(这里采用-inf填充,从而softmax之后变成0,相当于看不见后面的词)
transformer中的mask操作

mask后可视化矩阵:
直观理解是每个词只能看到它之前的词(因为目的就是要预测未来的词嘛,要是看到了就不用预测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Concat操作:

综合多个注意力头的结果,实际上是对矩阵做变换:permute,reshape操作,降维。(如下图红框中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矩阵乘法:一个Linear层,对注意力结果线性变换

整个mask多头注意力层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到:上述代码中后面几行是对注意力结果进行残差连接和归一化操作
下说明这一过程:

残差连接和归一化操作:
5.Dropout层
6.矩阵加法
7.层归一化

批量归一化是不同训练数据之间对单个神经元的归一化,层归一化是单个训练数据对某一层所有神经元之间的归一化。
输入归一化、批量归一化(BN)与层归一化(LN)

代码展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ublayer2: ffn (feed-forward network)前馈网络

1.线性层(矩阵乘法)
2.relu函数激活
3.线性层(矩阵乘法)
4.Dropout操作
5.层归一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性层】:

多层block的输出结果放到两个线性层中进行变换,比较简单,不做赘述。

补充:注意力层流程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资料

1.参考论文:Radford et al. 《Improving Language Undersatnding by Generative Pre-Training"》
2.参考书籍:《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方法》车万翔,郭江,崔一鸣
3.本文中代码来源:莫烦Python GPT实现代码
4.其它参考链接(博文中已提到部分):
word embedding计算过程剖析
Transformer的矩阵维度分析和Mask详解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